新年伊始,怀柔科学城的高端精密加工共享服务平台正在进行最后的投运准备,其电力设备接入工作如火如荼。预计到2025年年中,这个实现微米级加工精度的设备将正式投入生产,支持国产高端科学仪器的研发。这一发展标志着怀柔正在逐步构建一个强大的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集群,以增强科学研究的支持能力。
在高端科学研究领域,科学仪器如同研究人员的“眼睛”。近年来,借助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契机,北京市推动了高端仪器设备和传感器产业的创新发展。据悉,截至2024年底,已有340家相关企业在怀柔落地,陆续涌现出一批原创技术和市场化产品,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其中,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的成功研发,标志着国产高端科学仪器的商业化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款显微镜的核心部件之一是细如发丝的音叉,先前这一产品完全依赖进口。面对此挑战,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江颖教授带领团队历时十年,星空体育网址自主研发出这一高端显微镜的样机,并成功转让了相关专利给中科艾科米公司进行后续的成果转化。
样机的商业化过程并不平坦,团队在样机与量产的转型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技术难题。从信号干扰到产品设计优化,博士团队和企业团队通力合作,经过数月的努力,最终成功解决了技术瓶颈。如今,首台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已在怀柔科学城的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上投入使用,帮助研究团队获得了冰表面结构的原子级“定妆照”,并形成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不仅是显微镜,怀柔的整体产业布局也正在强化。走进多场低温公司的生产车间,安静的环境中,几十名员工正在进行纳米级的加工,这里的每一小部件都对高端科学仪器至关重要。多场低温创始人丛君状表示,极端环境下的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公司从市区迁至怀柔科学城,聚集了更多资源和市场需求,丛君状的团队得以在极端环境纳米运动控制技术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了促进科学仪器的快速研发,怀柔科学城的共性技术平台逐步搭建完成。这个高端精密加工共享服务平台将极大提升仪器研发的效率,使得设计团队在本地快速完成零部件加工,从而减少申请、等待等时间成本。随着各种需求的紧密对接,怀柔正在形成一条完整的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链,未来将有更多“北京造”科学仪器不断涌现,为科研事业提供强大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也在积极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2024年12月20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促进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发展的补助政策,企业将可获得最高3000万元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激励研发与产值实现的双向增长。如此政策前景无疑将为怀柔科学城的产业集聚带来更多的动力和机遇。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产业链的成熟,怀柔不仅在高端科学仪器上实现了创新突破,其成果还将惠及广泛的科学研究领域,为国家的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提供有力支撑。这标志着中国在高端科学技术装备上的研发能力正在不断提升,未来全世界都将见证“北京造”的科技产品在科学探索中的卓越表现。

解放周末!用AI写周报又被老板夸了!点击这里,一键生成周报总结,无脑直接抄 → →